首页 通古今 正文内容

本草纲目(本草纲目在线阅读)

sfwfd_ve1 通古今 2025-08-25 14:15:09 5

本文目录一览:

本草纲目是什么意思

「本草」意指中药、中药学本草纲目,「纲目」指概要或细则。因此硬要翻译本草纲目的话,书名意即「中药概览」。《本草纲目》,本草著作,52卷。明代李时珍(东璧)撰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至万历六年(1578年),稿凡三易。此书采用“目随纲举”编写体例,故以“纲目”名书。以《证类本草》为蓝本加以变革。

《本草纲目》是一部明代著名的本草学著作,由李时珍撰写。以下是关于《本草纲目》的详细介绍:命名由来:此书采用“目随纲举”的编写体例,即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,将药物分类并逐一介绍,故以“纲目”名书。

本草纲目一词中的“本草”指的是中药的统称,特指记录中药的书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是古代著名的药书之一,因其记载的药物以草本植物为主,故得名《本草》。

《本草纲目》是一部具有52卷的本草学著作,由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(东璧)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开始撰写,直至万历六年(1578年)完成,期间三易其稿。该书采用本草纲目了“目随纲举”的编写方式,因此得名“纲目”。它以《证类本草》为基础,并对其进行了革新。

神农本草和本草纲目有什么区别吗

《神农本草经》与《本草纲目》均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中药学专著,但在内容和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将药材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,分别对应不同的药性和功效:上品通常无毒,可长期食用;中品具有一定的毒性;下品则主要用于泻下或具有剧毒,还包括一些矿物药。

内容广度不同 - 《神农本草经》:收录了大量的植物草药、饮食物品以及矿物药物,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。- 《本草纲目》:在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基础上,进一步丰富了内容,增加了动物、矿物等药物的详尽描述。

《本草纲目》则因为成书较晚,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,且明代的气候和生物与今天差异较小,应用价值较高。它的全书记录了药物名称、历史、形态、鉴别、采集、加工、功效等,对现代医学及植物学、农学等学科具有重要地位。

《本草》和《本草纲木》是不是同一本书

《神农本草经》与《本草纲目》是两本不同的中药学专著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,约起源于神农氏,经过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的搜集、总结、整理,于东汉时期集结成书。全书分三卷,载药365种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,文字简练古朴,是中药理论的精髓。

《本草纲目》中的“本草”,是对中药的通称。 它也指专门记载中药的书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,简称《本草》。 《本草》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《汉书·平帝纪》中,但在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并未著录。

《本草纲目》中的“本草”,是中药的统称。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的省称,古代著名药书。因所记各药以草类为多,故称《本草》。《本草》之名始见于《汉书·平帝纪》,而《汉书·艺文志》未见著录。

《本草纲目》释义应分为「本草」与「纲目」两部分,同《三国演义》的命名一个道理。「本草」意指中药、中药学,「纲目」指概要或细则。因此硬要翻译的话,书名意即「中药概览」。《本草纲目》,本草著作,52卷。明代李时珍(东璧)撰于嘉靖三十一年(1552年)至万历六年(1578年),稿凡三易。

明代,李时珍综合了各种说法,考订了错误,删减了冗余部分,并补充了遗漏之处,撰写了《本草纲目》五十二卷,其中收录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,药方一万一千馀首,成为了《本草》的总结性巨著。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原书已经散佚,现有清孙星衍所辑版本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