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倒计时
-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
- 这周已经过去天
- 本月已经过去天
-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
本文目录一览:
瞿秋白简介
1、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,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理论家和宣传家,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。从1925年起,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,当选为中央委员、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,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。
2、瞿秋白(1899年1月29日—1935年6月18日),生于江苏常州。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理论家和宣传家。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。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。1922年春,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3、瞿秋白(1891-1935),江苏常州人,散文作家,文学评论家。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,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,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理论家和宣传家,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。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,6月18日慷慨就义,时年36岁。
瞿秋白为什么不随军长征?被俘入狱后,他受到了怎样的对待?
宋希濂认为对待瞿秋白这样的高级领导人瞿秋白,来硬的是不行的,对待瞿秋白他一要“软化”,二要有耐心。于是,他命令手下:优裕待遇,另辟间室。宋希濂对瞿秋白一不戴镣铐,二不拷打,除了提供独立房间,还为瞿秋白安排了一位陈炎冰军医给他治病,想以此来“软化”瞿秋白,希望瞿秋白能为党国所用。
身体状况极差 瞿秋白在长征前夕患有严重的肺结核,这是一种慢性且消耗性的疾病,对身体的影响极大。他的身体状况极差,无法承受长征途中的艰苦环境和长途跋涉的劳累。因此,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,瞿秋白并不符合参加长征的条件。
就是说,一旦留下他随时可以被敌人辨识出来。 瞿秋白当时确实身患重病,让这样一位病人留在大兵压境的严酷环境打游击,显然凶多吉少。 但毛泽东当时也刚刚身患疟疾,憔悴不堪,可还是照样随军行动。贺子珍当时已经有几个月身孕,挺着大肚子还是上路了。
*** 同志说,他很同情秋白同志,他曾说过,但他的话不顶事。” *** 是很了解和尊重瞿秋白的。大革命时期,他和瞿秋白是反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亲密战友,在王明错误路线统治时期,他俩都遭受了王明“左”倾教条主义者的排挤和打击。这时, *** 惦念着瞿秋白同志的艰难处境。
当年长征,瞿秋白“应不应走”、“愿不愿走”呢? 首先,看瞿秋白“应不应走”。 瞿秋白是一位公众人物,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,他是一个公开的共产党员,经常来往于广州和上海之间,和国民党各方面打交道。他在黄埔军校作过演讲,黄埔的将领都认识瞿秋白。
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第2个最高领导人就是这个瞿秋白。他在后来不担任领导职务之后,就去了中央红军那边,并且赶上了长征,但是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,只能是留在了苏区,不能随大部队一起转移了。在1935年的时候他的病情加重,当时组织派人护送他去香港进行治疗,但是在途中非常不幸被国民党抓捕了。
瞿秋白《多余的话》全文
在生命的尽头,我意识到,许多话其实都是多余的。岁月流转,时间变得模糊,既无法用年份衡量,也难以用星期来计算。即使有话要说,也显得可说可不说。然而,不幸的是,我深陷于“历史的纠葛”中,世人对我仍有种种误解。我不惧怕别人的指责与归罪,我更害怕的是他们对我“钦佩”的目光。
话既然是多余的,又何必说呢?已经是走到了生命的尽期,余剩的日子,不但不能按照年份来算,甚至不能按星期来算了。就是有话,也是可说可 不说的了。 但是,不幸我卷入了“历史的纠葛”——直到现在,外间好些人还以为我是怎样怎样的。我不怕人家责备、归罪,我倒怕人家“钦佩”。
这种两元化的人格,我自己早已发觉——到去年更是完完全全了解了,已经不能丝毫自欺的了;但是“八七”会议之后,我并没有公开地说出来,四中全会之后也没有说出来,在去年我还是决断不下,以致延迟下来,隐忍着,甚至对之华(我的爱人)也只偶然露一点口风,往往还要加一番弥缝的话。没有这样的勇气。
瞿秋白:多余的话“知我者,谓我心忧;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” 何必说?――代序话既然是多余的,又何必说呢?已经是走到了生命的尽期,余剩的日子,不但不能按照年份来算,甚至不能按星期来算了。就是有话,也是可说可不说的了。
白玉陷入泥沼,已经让人悲伤,他的遗作《多余的话》,更是让人灵魂颤动。01 知我者,谓我心忧;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 这是瞿秋白就义前的心情。他的忧虑,他的追求,他愿意世人有更真实的认识。“我自己忖度着,像我这样的性格、才能、学识,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。
瞿秋白的一生的简介
1、瞿秋白(1899年1月29日—1935年6月18日),生于江苏常州。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理论家和宣传家。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。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。1922年春,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2、在中国革命史上,瞿秋白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共产党人,他是继陈独秀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二任最高领导人。1935年2月,瞿秋白赴香港就医,途经福建省长汀县,由于叛徒出卖,遭国民党军逮捕,6月18日,在长汀中山公园,瞿秋白唱着《国际歌》,从容就义,年仅36岁。
3、瞿秋白一生疾病缠身,日常事务繁重,但他学识渊博,才华横溢,勤奋好学,留下了大量的作品,其中不少作品收入《瞿秋白选集》元,《瞿秋白文集》元。无论是他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光辉事迹,还是他在政治、哲学、文学、史学、翻译等诸多领域的重要思想,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,还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。
4、简介——瞿秋白:1919年组织同学参加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,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,探讨社会主义,寻求革命及拯救中国的途径。1922年在苏俄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7年,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,主持召开党史上著名的八七会议。在这期间,他参与组织领导了南昌起义、秋收起义、广州起义。